•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青年教师展风采 课堂竞赛促成长 ——2022年度青年教师优质课地理组赛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6日 点击:4586

    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提高青年教师以赛促教,襄阳三十六中地理学科室于2022年11月25日举行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本次共有两个比赛会场同时进行。地理组的青年教师们都使出浑身解数,各显神通,风格迥异,他们有的激情澎湃,有的温柔婉约,有的细致入微,向大家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的优良素质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六位老师的课,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以形成人地协调的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A组主要由高一年级的马俊老师、杜李娜老师和高二年级的屈美臣老师进行PK.

    A组教师中首先出场的是高二年级的屈美臣老师执教的《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以里海为例》,以2019年高考综合题“里海”为例,通过视频动画“里海究竟是海还是湖”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里海的发展演化来引导学生明白我们现在高考的考向,即通过时间尺度来考察地理事象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形成过程性思维。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环境同样是一个整体,具有统一的发展演化,那么,人类通过合理的活动使我们的自然界处于一个稳定的动态平衡环境,同样体现了我们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1.jpg

    屈美臣老师赛课现场

     

    接着就是马俊老师主讲的《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广西环江为例》,通过了解环江地区的六大特点来探究“为何如此美丽的环江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进而了解“什么是石漠化”,石漠化形成的自然与人为原因,喀斯特地区的人民如何“脱贫致富”,通过丰富有趣的视频不仅使学生对喀斯特地区的地貌有了更为清楚的了解,也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和因地制宜的人地协调理念。

     

    2.jpg 

    马俊老师赛课现场

     

    第三位出场的是高一年级的杜李娜老师主讲的《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杜老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案例讲述了what—何为喀斯特?;where—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哪里最为显著?;why—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how—形成了怎样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最后邀请同学画一画喀斯特地貌景观,有的学生画的形象生动,有的学生画的简介明了,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

     

    3.jpg 

    杜李娜老师赛课现场

     

    地理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B组主要由高三年级的季辉老师、宋秋虹老师和龚毅帆老师进行PK。

    4.jpg 

    季辉老师赛课现场

     

    第一位出场的是季辉老师所执教的《周考试卷评讲课》,以本周周考试卷为抓手,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利用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通过考点与应用的完美结合,以达到领会、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位出场的是宋秋虹老师所执教的《乡村振兴——以保康县为例》,以襄阳市保康县乡土地理为底色进行教学情景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观,通过情景设计来分析情景下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学生的自主探究氛围浓厚,多维能力得到发展。

     

    5.jpg 

    宋秋虹老师赛课现场

     

    第三位出场的是龚毅帆老师所执教的《月相》,以2022年11月8日发生的月全食现象为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日常月相变化观测为导向,探究月相变化规律,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6.jpg 

    龚毅帆老师赛课现场

     

    7.jpg 

    地理组优质课评课

     

    地理组青年教师优质课组内比赛于11.25日上午圆满落幕,在疫情面前,地理组教师克服生活和家庭的困难,全员到岗。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展示课,从天上的月相到地上的喀斯特、再到神秘的里海,从自然景观到乡村振兴,地理组优秀的青年教师不仅展示了我校地理教师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也带领我们领略了地理教学和与地理学习之美,达到了以赛促教的目的和效果,对提升课堂的有效性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图文编辑:江梦雪、朱晓艳、屈美臣

    审核:许亚枫、孙平

    审定:李园、吴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