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重拾中国德育的修身文化传统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31日 点击:6384

    安良海

    在悠久而丰富的中国教育传统中,“言必谈修己达人”的修身教育无疑是最鲜明、最重要的传统,它构成中国传统德育的精髓。但是自近代以来,随着欧风美雨的日益侵袭,随着当今愈演愈烈的应试体制的强力施行,这一传统被逐渐淡化、削弱乃至丢失。当务之急应守正笃实,返本开新,追寻失落的中国德育的修身传统,并注入时代价值,使其焕发新的光彩。

    一、回望:修身教育曾是中国弥足珍贵的教育传统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尤其注重立德修身。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面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的仁爱精神和修己传统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显著特点。对于个体而言,修身既是做一个有操守、有德行的人的有效途径,也是道德规范的必然内容和应有范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倡导“把自我内在的反省与修养加以扩大,变成一种外在的普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3]。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正是凭借此,从一己做起而推及他人,修身克己,不懈奋斗,以期追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的大同社会,最终达到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将修身文化的传统融入教育教学,就形成了修身教育。著名学者杜维明指出,儒家教育以德性之建立为首要目的,其起点和灵感之源则是“修身”。[5]修身教育强调自律,修己治人。在中国,修身教育的开山鼻祖无疑当推孔子。孔子强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把自律作为个人修养的出发点,指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7]。孔子还把“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8]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修己”也叫“内圣”,即用各种信条、规范来修炼自己,使内心像圣人一样纯洁;“安人”也叫“外王”,即有像王者那样的才干。“安人”就是治国安邦的手段、才干。可见,“修己”是道德的要求,“安人”是才能的要求。“修己”是“安人”的前提,“安人”是“修己”的成果延伸。孔子强调修己并非只是追求个人人格完善,而且要将其扩展至治人。治人是修己的成果延伸,修己是治人的前提条件。他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9]

    在孔子的修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将《四书》《五经》作为主要教材,将修身科目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置于所有学科之首,贯彻于学校教育始终。如西周时期,小学教育的课程,“关于修身科的,有洒扫、应对、进退等节 ”[10];大学教育时期,“关于修身科,教以正心、诚意及修己治人之道”[11]。那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大学教育是造就政治领袖人才,为将来管理民众、统治国家的,不是研究高深学问的。他们所谓高深学问,也不外乎‘修己治人之道’,所以修己治人之道占了学校课程一大半地位”[12]宋代朱熹认为:“身修,则家可教矣。孝、弟、慈,所以修身而教于家者也。”[13]他强调:为学的目的是为修身,而修身之要则在于“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14]在学问与修身之间以后者为重,形成以德为先、求知学问为后的中国儒学传统。朱熹在《小学·序》说:“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於幼稚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15]。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初。1897-1898年,清末地方新式学堂如上海南洋公学、无锡三等公学堂等在实行分科教学时,就开设了修身课。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十九年(1903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都规定:蒙学堂、初等、高等小学堂乃至师范学堂均开设修身必修课,并以管理条例的形式对各级学堂的仪节、堂规、舍规予以规范。当时的清政府认为修身课与读经课共同承担道德教化之责,故在课程设置中将修身课列为第一科目。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十年间,如期间袁世凯强调“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16]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修身课被公民课或社会课取代。

       综上,正是这种“修身为本,涵养德性”的一脉相承的修身教育传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仁人志士,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确立自我修养与发展的标杆。                                   二、缺憾:近代以来修身教育被逐渐削弱乃至丢失

       中国传统的修身课程,就其内容而言,虽然有些确属封建糟粕,应当予以剔除,但绝大部分包含着大量民族性的精华,内容历久弥新,绵延不绝,具有普世和永恒价值,可为世代享用。如民国时期的修身课“将诚心、爱国、尽责任、重阅历之积极行为,与勿破坏、勿燥进、勿贪争之消极行为,编入德目”,强调这些德目“均系处世必需之志行,必须在学校中平素养成。”[17]这些旨在涵养学生德性的修身内容成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精髓,对于当今的中小学德育仍有借鉴意义,甚至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有学者概括中国传统德育的精髓为:“德才兼备、以德统智的总体取向,修己达人、中和一贯的人生追求,寓理于事、化民成俗的实施策略,躬行践履、自律自省的修养路径”。[18]精髓是经扬弃的精华,既然是精华,就应该汲其营养,以壮大自身。但现实中,我们对待精髓的态度却往往是“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了”。近代,随着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被清除和改造,修身课的渐次退出,修身教育的优良传统也被削弱乃至丧失。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反映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方面,呈现“学校教育轻视德育,德育轻视修身传统”的显著特点。所谓“学校教育轻视德育”,理论上讲,立德树人本来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现实却陷入“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所谓“德育轻视修身传统”,是说现在的德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着“重口头说教、轻践行体悟,重简单传递、轻深度思考,重单项灌输、轻双向交流,重外在约束、轻内在自省,重显形教化、轻隐形陶冶”的现象。简言之,就是把德育的修身传统丢掉了。以至于不少学生甚至鲜听“修身”二字。2019年,笔者在湖北省襄阳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一起始年级开设“修身课”,并做了问卷调查。其中问道:“你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修身课吗?”回答“没有学习过”的竟占43.16%(见下图);回答“第一次听接触修身一词是在高中时期”的竟为多数(见下图)。

    1622424326208419.jpg

    1622424355544920.jpg

    如今,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唯智化”问题,即重智育轻德育、重成才轻成人、重分数轻修身、重升学轻人格等问题,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会培养一批又一批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有文凭无人品,有知识无能力,有目标无梦想,有情欲无情怀,有智商无智慧,有美貌无内涵,有视线无视野……这些人往往缺乏远大志向,不会洁身自好,不会见贤思齐,不会涵养性情,不会自我体践,不会学思并重,不会慎言力行,更不会慎独……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回望历史,重新捡拾失落的修身教育传统,培养修己达人的新时代高中生。

    三、重拾:追寻失落的修身教育传统

    重拾,就是将修身教育纳入中小学德育体系,通过传统修身教育的现代转换,在学生中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其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达到修养身心,涵养品德,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的目的。这方面,湖北省襄阳市第三十六中学做出了有益尝试。该校于1998年由原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第六化建筑公司子弟学校改建而成。自建校以来,秉持“先以修身,终而自强”的校训,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持之以恒教育引导学生修养自身,培植德行,醇化气质,涵养心性,立志做一个有修养、有道德、有志向的谦谦君子,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针对高中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重教轻育”“重育轻悟”的现象,笔者主动请缨,在全省中小学校率先创办“修身大讲堂”,先后开办修身讲座70余场,受众达5000多人次。大讲堂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高处着眼,低处着手,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在寂静的校园掀起了一股热潮。2017年11月,学校呈报的《校园奏响修身乐章——关于举办“修身大讲堂”的实践与思考》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这是全市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

    2019年9月,学校正式在高一起始年级开设修身课程,将“修身大讲堂”升格为课程版,使其规范化、系列化、常态化,深受学生欢迎。就学科而言,修身课涵盖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史学、社会学等学科,属于典型的交叉、边缘、综合学科;就内容而言,修身课既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国学(“四书五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菜根谭、道德经等),又讲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其价值观。包括修德、修行、修学、修言、修体、修容、修心等;就课型而言,修身课吸纳思想政治课、班会德育课、心理咨询课、生涯规划课等课程模式,形成“杂糅百科自成一体”的特色。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修身课程是对学校思想政治课、班会活动课等德育课程的一种“拾遗补缺”,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学德育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课程评价方面,科任教师有针对性地做了系列问卷调查,其中在回答“你对修身课感兴趣吗?”的问题中,在发出去的936份问卷中,回答“非常感兴趣的”占60.15%,“感兴趣的”占36%,“不感兴趣的”占0%;在回答“你认为修身课有用吗?”的问题中,认为“非常有用”的占95.91%,认为“有用”的占4.09%,认为“没有用”的占0%;在回答“你对《修身课》教师满意吗?”的问题中,有69.02%的学生感到“非常满意”,28.31%的学生感到“满意”,2.67%的学生感到“一般”;在回答“学习了修身课,你的收获?”时,89.32%的学生认为收获“非常大”,10.58%的学生认为收获“大”没有收获的占0.11%(以下是收集到的学生反馈意见的问卷调查情况)

    1622424508778561.jpg

    1622424597483752.jpg

    1622424637605298.jpg

    1622424680472941.jpg

    1622424701309846.jpg

    1622424718472075.jpg

    1622424732664451.jpg

    1622424748464128.jpg

    重拾中国德育的修身传统是一个新课题。其中,如何实现传统修身教育思想从内容到形式的现代转换,以适应新时代的中小学德育;如何使修身课程设置趋向合目的性、合科学性与合发展性;如何在学校全员、全程、全科中推进修身课程的实施,实现应然与实然状态的统一等等一系列问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参考文献:

    [1] 《论语·卫灵公》.

    [2]《论语·雍也》.

    [3]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7.

    [4](清)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66:331.

    [5]孔祥来,陈佩钰.杜维明思想学术文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26.

    [6]《论语·卫灵公》.

    [7]同上.

    [8]《论语·宪问》.

    [9]《论语·子路》.

    [10]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上).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19.

    [11]同上.

    [12]同上.

    [13]朱熹.《大学章句》.

    [14]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

    [15]《朱子语类》卷七.

    [16]璩鑫奎,唐良炎.学制演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733.

    [17]同上.1991:751.

    [18]李剑萍,路书红.中国德育.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