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选择倒逼农村公办学校提升内涵
据2015年3月20《光明教育》题为“农村教育不能止于硬件建设”的文章报道,在河南平舆县,农村公办中小学并未因免费而吸引更多的生源,由于学生减少,大量校舍闲置。相反,封闭管理且要收取一定费用的寄宿制学校生源十分火爆,呈现免费学校竞争不过收费寄宿学校的势头。
自从《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作为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获得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从2006年开始,国家逐渐在农村地区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书本费,家庭贫困的学生还能享受寄宿生活补贴。同时,国家还实施教师特岗计划、城乡对接发展等措施,提高农村地区教师教育质量。应该说,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从硬件设备设施到教师质量提升,都得到长足发展。那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我们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越来越大,目前已经达到2.21亿,外出务工家庭增加了家庭收入,同时也带来了孩子的看管问题,于是,寄宿制学校成为许多务工家庭的选择。但是,公办学校寄宿建设上虽然有了宿舍,但由于资源紧张,很多学校床位不够,大多2人或3人挤一个床。同时,由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编制缺乏,许多学校寄宿学生的管理很混乱也很简陋,由此带来了寄宿学生生活质量不高。而民营的寄宿制学校由于有资金的投入,故在环境和条件上优于公办学校,也就出现了上述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农村教育的建设,应该瞄准目前农村孩子就学的真正需求,在提高品质上下功夫,才能真正体现公办教育的优势,也才能更好地体现国家责任。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收入逐渐提高,农村地区家庭经济状况也得到改善,家长对教育的选择有了较为充足的保障。所以,也要理性看待家长对民办学校的选择。我国义务教育作为国家实施的免费教育,承担的是教育的普及、均衡责任,解决的是接受教育的公平问题,公办义务教育就是承担的这一国家责任。而老百姓对于义务教育中的一些特殊选择要求,则由民办教育来提供。所以,一些家长有对孩子教育的特殊需求,而一些民办教育又提供了这样的条件,那么就是双方自愿选择的问题,是一个市场行为,我们不必大惊小怪。
当然,面对民办教育选择的火爆,政府部门也不能无动于衷,要审视公办教育从建设到管理还需要哪些调整和提高,而不能经济发展了,公办教育仍处于滞后和低质的局面。